在杭州圖書館,有一位看書前洗手的老人引起了人們關注。這位老人拾荒已經20多年,死后有人為他刻了雕像放在圖書館中供人瞻仰,他身上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拾荒者,可是像這位老人那樣非常喜歡去圖書館,念書之前還認真洗手的,卻只有韋思浩老人一個。
他對書籍的認真愛護讓他爆火網絡,但人們認為這只是一個生活拮據,又非常喜愛讀書的普通老人而已。
如果我告訴妳,這位老人畢業于杭州中文系,退休前是一名人民教師,每個月有5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妳又該如何解釋老人的做法呢?
韋思浩出生于1938年。那個時候只要能讀書,家庭的條件想必不會差。他考入了浙江大學中文系,後來回到老家東陽成為一名老師。
韋思浩的學生回憶道:老師是一名非常善良的人。
他的數學造詣極高,可誰能想到他居然是中文系畢業的。這代表老師是一名學富五車的人。
韋思浩確實是一名全能人才。女兒回憶父親時是這樣說的:他教授過很多科目。我之前看到過他的簡歷,沒想到他懂得這樣多。
韋思浩平時非常喜歡看書,所學所聞都非常博雜。或許就是讀書的愛好,讓他在學生面前成為萬能老師,他還參與過《漢語大詞典》的編纂工作。
韋思浩于1999年退休,數十年的教師生涯,他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學子。同事們對他的印象就是這個人平時不大說話,也很少花錢,但確實內心善良。
韋思浩是一名書癡,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買書。可是由于經常搬家,有些都不小心丟失了,這讓他覺得極其心痛。本來以為退休后能過上閑云野鶴的日子,誰知道他卻背起了蛇皮袋跑出去拾荒。
那時候的杭州街頭,人們總是能看到一名60多歲的老人天天在垃圾桶旁邊翻找。有不少人以一種非常鄙夷的眼光看著他,但他從來都不在乎。
2003年杭州市圖書館對外開放,這給了很多喜歡讀書的人一個安靜的閱讀空間,韋思浩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于是人們就會看到,在杭州市圖書館中有一個扛著木棍,背著蛇皮袋子,衣衫破爛,帶著小帽的60多歲老人在那里看書,和圖書館那種安靜的氛圍完全不一致。
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回憶說:韋思浩老人在閱讀之前一定會洗干凈雙手,他的衣服雖然比較破舊,但洗的很干凈,也沒有任何臭烘烘的味道。
他看的大部分是一些中共黨史之類的書籍,甚至還向圖書館管理員指明需要第四版,因為第四版中有很多寶貴的觀點。
他從來不看閑書,看的都是和政治歷史有關,這應該是他的個人愛好,希望從書局里吸收知識,而不是簡單的打發時間。
韋思浩一星期會去圖書館兩次,直到人家下班的時候,他才會收拾好東西離開圖書館。
韋思浩離過婚,有三個女兒。女兒也經常前往父親家中看望,但誰也不知道父親居然天天出去撿破爛。
他居住的社區也沒有多少人知道他之前是一名老師,只知道這是一個拾荒老人,每天早上就看到韋思浩出門,到了晚上才背著大包小包回家。
他的退休金可不低,可為什麼一定要出去拾荒呢?他平時的生活極為節儉,錢卻發到哪里去了呢?韋思浩因為意外去世后,人們才發現了一個足以感天動地的事實。
2015年的一個晚上大雨磅礴,一名出租車司機不小心撞倒了一名老人。人們迅速把老人送到了醫院,但是也沒有挽回老人的生命,這位老人便是韋思浩。
在幫助韋思浩整理遺物的過程中,人們意外發現了老人床下的一個鐵盒,里面還有一大堆票據。
其中一張紙上寫著:本人十幾年前就決定后捐獻遺體及所有可用器官,骨灰撒入錢塘江及西湖,簽名者為韋思浩。
至于說那些票據則是大量老人的助學記錄。有幾百元的,也有上千元的。這些票據從1994年開始計算已有20多年,總數目高達50萬。
鐵盒子中還有很多受到幫助的孩子來信。他們在信中稱呼韋思浩為魏叔叔或者魏爺爺。原來韋思浩一直化名為「魏丁兆」來資助這些孩子。
韋思浩家里可謂家徒四壁,除了一個木板床和衣柜之外別無他物。
他過的日子非常辛苦,可是卻拿出50萬來資助別人完成學業。他助學的事情,三個女兒直到他去世時才知道。
有一天韋思浩去圖書館的時候摔傷了腿,擼起褲管一看傷口足有10cm長。可為了節約醫藥費,他居然自學醫療知識,硬生生熬了兩個月才將傷腿養好。
為什麼韋思浩要如此虐待自己,也要幫助貧窮孩子們完成學業呢?他的二女兒猜測,這很可能是父親的一種補償心理。
韋思浩出生于1938年,那個時候的中國確實非常貧窮,他一定看到過大量想要學習,卻因為家庭拮據沒辦法上學的人。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希望人人都有學上。
韋思浩還在職的時候就曾經找校領導商量過,希望拿出他的工資成立一筆助學金,來幫助家庭有困難的學生。
所有的謎團就此解開,這就是為什麼一名有著退休金的退休老師卻天天出去拾荒的原因。
他是用撿來的爛紙板和塑料瓶,托起了一個個學子的求學之夢。
他雖然一直在拾荒,但也從來沒有放棄對知識的學習,他做到了學到老,活到老。
他不光自己非常喜歡讀書,對女兒們的學習和生活也極為關心。因為二女兒念的是成人本科,他多次提醒二女兒一定要繼續學習。
老人去世之后,女兒們遵從了老人的遺愿,遺體捐獻醫院。他這一輩子都在做好,可自己卻沒有過上好日子。
在老人去世的當年,人們為老人發起了制作雕像募捐活動。僅僅用了一個小時時間,所有的善款就全部籌集完成。
這個由美術大師朱炳仁先生制作的韋思浩銅板雕刻以及韋思浩老人的半身像很快便制作完成,并在杭州市圖書館展出。
雕像身高1.95m,身下有一大摞的書籍展示了老人對知識的渴求,旁邊還有他的各種拾荒工具,真實展示了韋思浩的一生。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