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歧視,這一陋習似乎已經消失,然而最近一位上海阿姨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
1月31日,上海捷運7號線上,一穿淡黃色上衣的阿姨上了車,發現沒有空位。也許是太累,或路途太遙遠,她朝已坐滿人的座位走去。
阿姨使勁推了一下坐好的女子,然后將自己的身體擠了進去。
旁邊的女子表示不滿,都坐滿了,干嘛還擠進來。
于是兩人互推起來。
然后,阿姨操起了滿口的上海話,攻擊別人,并發表了地域歧視的「高談闊論」。
她說,你們外地人坐什麼上海的捷運,把我的位置都坐沒了。
當時車廂肯定有外地人,這話讓全車廂的人都沉默了。
沒想到,這時有一黑衣男子實在看不下去了,然后站出來頂了阿姨幾句。男子應該是上海人,他指責阿姨這麼說是不對的。
男子說,我們年輕一代都很守規矩,我們上海年輕一代的臉,都被她給丟光了。
一提到地域歧視,估計會很快讓人想起北京那位正黃旗大媽,當時更是引起全網的集體聲討。
2021年5月,一位自稱肢體殘障的63歲大媽上公交車,車上一位年輕女孩子沒有及時讓座,導致大媽很是生氣,并大聲指責,歧視外地人。
她說「我就瞧不起外地人,沒素質,瞧不起。」、「臭外地的,上北京要飯來了,狂什麼呀。」
一句「我還真是正黃旗人,有通天紋,你看看,你有嗎?」,引起網友們對正黃旗的集體吐槽,都什麼年代了,還正黃旗。
在過去,由于地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地域歧視。有人說,北京人歧視外地人,廣東人歧視北方人,上海人歧視全國人。但隨著改革開放,形成了全國各地的人員大流動,西邊的到東邊,內地到沿海,人員的流動,促進了流入地的經濟發展,使得當地人逐漸接受了外地人。
但是,這些外地人的到來,自然會搶占當地人的一些工作機會,從而影響他們的利益,使他們對外地人,產生敵意。
有些歧視的人,更多的是自身感覺高人一等,這個地盤是自己的,外地來的,都是求生活的,自然要低一等。而且年齡越大的人,地盤意識越重。
正如上海這位阿姨,因為外地人來的多,導致她沒有座位,覺得是外地人搶占了她應該有的座位。
不過,這位年輕男子很不錯,雖然自己也是上海人,但在發覺阿姨的言論不正確的時候,能夠站出來批評阿姨,算是給上海人掙回了一點面子。
這說明,我們的年輕人,已經沒有了這種落后的地域歧視觀。
有網友說的好,「凡是地域歧視的,都是沒有能力的人。即使在新加坡這樣的發達城市,也有歧視內地來的,抱怨內地來的人搶走了本地人的工作機會。」
有人說,上海是全中國的上海,來上海就是來尋求機遇和工作,抱怨的人都已經是被淘汰的了。
那位北京正黃旗大媽,最后被派出所行政拘留。
而如今的這位上海捷運阿姨,也可以以違反治安管理尋釁滋事,而進行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6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斗毆的;(二)追逐、攔截他人的;(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用公私財物的;(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該阿姨的行為,在公共場合大聲吵鬧,并發布不當言論,破壞社會氛圍,產生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應當得到相應處罰。
你認為現在哪里還存在地域歧視呢?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